双相抑郁的治疗新进展
一直以来,在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治疗中都有轻微不平衡现象。虽然大多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抑郁状态,但FDA批准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治疗的药物在数量上要大大超过抑郁相治疗的药物,比例大约为4:1。三年前,Jim Phelps开始研究如何填补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状态治疗的“差距”,到目前为止,研究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果。
首先,在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治疗上,有一些精神科医生会选择非FDA批准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这些药物的选择并不是完全没有理由,这些药物都经过至少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以支持其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上的优点或有效性。比如,有一些精神科医生倾向于使用大效应的药物(如普拉克索),有一些则倾向于使用低风险的药物(如ω-3脂肪酸),还有一些医生选择使用的药物即使是短期时间内没有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例如拉莫三嗪和心理治疗),但是他们选择使用的药物比较倾向于其长期作用,毕竟,双相情感障碍是个“慢性病”。
情感提升稳定剂()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的理想治疗方法可以在短期内解除患者的抑郁心境,并且能够预防未来几年时间的抑郁复发。临床上目前治疗双相抑郁使用的情感提升的稳定剂主要包括拉莫三嗪、锂盐、几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氟西汀组合、喹硫平、鲁拉西酮和卡利拉嗪等)以及丙戊酸盐。
前面虽然提到了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病”,但其发作可不是慢性的。那在稳定病情治疗急性发作之间应该作何选择?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大约50%的患者会思想奔逸,这对临床医生的治疗往往是有益的,临床医生可以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对治疗的希望和担忧。
如果患者希望自己的病情可以得到比较快速的改善,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而临床上更经常会遇到的是患者评估耐受性,在这种情况下,拉莫三嗪和锂盐可能会成为首先的选择。目前精神科的临床上,拉莫三嗪的疗效和锂盐的耐受性经常会受到质疑,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质疑是不公正的,拉莫三嗪和锂盐是冤枉的。
双相情感障碍的非抗抑郁药物
除了情感稳定剂之外,还有一些药物也可以治疗急性双相抑郁而不会产生不稳定情绪。这些药物与情感稳定剂搭配治疗会起到更好的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效果,因为只凭这些药物的单独作用,不会起到绝对的症状控制效果。
这些药物当中,没有包含抗抑郁药,是因为在对照研究中,已经观察到了抗抑郁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导致情绪不稳定的“潜能”。这里不是在抹黑抗抑郁药,也可以说句实在话,这些治疗双相的非抗抑郁药也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情绪不稳定,因为这个问题在研究(和实践)中是非常难以发现的。可以用于双相精神障碍临床治疗的非抗抑郁药物包括普拉克索、莫达非尼、阿莫达非尼、甲状腺素补充剂、ω-3脂肪酸(超过60%的二十碳五烯酸)、N-乙酰半胱氨酸、L-甲基叶酸、吡格列酮和塞来昔布等。
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它具有很强的疗效(0.77-1.1),并且会对体重、性欲和认知产生消极的影响;莫达非尼和阿莫达非尼也具有与普拉克索类似的药物副作用,尽管对这些药物的研究并不清楚。这些新兴的兴奋剂很少能控制住严重的抑郁症,但通常会改善残留症状,例如认知和疲劳问题。然而,对于患者而言,这些残留症状的控制是可以决定他们是需要继续呆在病床上还是可以返回到正常工作和生活。
甲状腺补充剂在使用锂盐治疗的患者中特别有用,甲状腺补充剂在使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接近2.6 mIU/L时,会大大降低双相抑郁复发的危险。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精神科临床还会经常使用设备进行治疗。在各种设备中,ECT甚至被认为是可以超越药理学选择进行单相抑郁障碍治疗的治疗手段,而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ECT对双相抑郁症的治疗作用。经颅磁刺激(TMS)对抑郁障碍的治疗作用要小于ECT,但其对于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似乎有相似的治疗功效。
光疗法在双相抑郁症的治疗研究中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开放式标签研究和阳性对照试验(与唤醒疗法配合使用)。虽然晨光已被证明与躁狂有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在中午使用灯箱并减少光照持续时间而降低影响。
治疗和生活方式
运动疗法
对于运动疗法来说,在一项研究中,运动在维持抑郁症状缓解方面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那些抗抑郁药物。通过运动治疗的强度也不是很高:轻快步行,隔日45分钟。虽然缺乏在双相抑郁中的相关研究,但从我们所知道的机制(运动会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来说,运动也可能会对双相抑郁的改善中起到积极作用。
在通过运动方式进行双相改善的过程中,可能也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运动有没有可能触发躁狂?针对这个问题,有专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患者用锻炼代替了睡觉。实际上BDNF水平在双相抑郁和躁狂状态下都很低。而通过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可以改善躁狂状态的。如果定期进行运动,运动甚至可以通过改善生物钟来稳定情绪。
SRT和CBT-ib
SRT和CBT-ib不是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症状的主要手段,但在预防复发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进行2个月疗程的CBT-ib后患者的情绪几乎没有变化,但在4个月的疗程结束之后,他们的症状改善效果比之前改善了8倍。对于这两种方式可以达到的良好效果是临床上普遍追求的,但这种效果的延迟也是同样要注意的问题,有了这个预期,就不会因为症状改善延迟而过早地放弃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
http://www.psychiatrictimes.com/bipolar-disorder/whats-new-bipolar-depression
JAMA Psychiatry:研究称有自杀倾向者更易犯下暴力罪行
氯氮平血药浓度升高与感染相关
电休克治疗双相障碍带来的临床效应
小编:乔巴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精神